肥大性龈炎是牙龈组织受到长期局部刺激所引起的慢性炎症。表现以牙龈明显炎性肿胀、增生为特征。病变可累及附着龈。多发生于青春期,以上下颌、前牙唇、侧牙龈为好发部位。
病因
青少年时期由于生长旺盛,对局部刺激易发生增殖性反应,对口腔卫生不够重视,内分泌改变等因素,使牙龈敏感性增加,因而易患本病。
1.凡能引起慢性龈缘炎的因素均可引起本病
例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邻面龋、不良修复体、正畸装置等。
2.口呼吸
由于鼻部疾患引起的通气不畅,或因上颌牙前突或上唇过短等均可造成口呼吸。长期口呼吸,由于牙龈和牙面都较干燥而缺乏唾液的冲洗自洁作用,易发生龈炎。前牙唇侧牙龈暴露于干燥的空气中而不断受到气流的刺激,使牙龈肿大。
3.咬合异常
牙齿排列不齐、前牙深覆合、错位拥挤等易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牙龈肿胀肥大,呈深红色或暗红色,探诊易出血。牙龈乳头呈球状突起。肿胀的牙龈常可覆盖前牙唇的1/3或更多。由于牙龈肥大,使龈沟加深而形成龈袋,袋内易藏食物,细菌易滋生,故炎症加重。若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出现单发或多发性的龈脓肿。
可有刺激性牙龈出血、发胀、口臭等。病变后期,因纤维增生而使牙龈质地较为坚韧,又称增生性龈炎。
妊娠期间发生的肥大性龈炎,称妊娠期龈炎。有时个别龈乳头肿胀成球状且常带蒂,称妊娠期龈瘤。分娩后,肥大的牙龈一般可自行消退。
鉴别诊断
1.白血病
由于白细胞计数增多,在末梢血管内淤积,造成牙龈肿胀和肥大,龈色苍白,如伴有炎症则龈缘充血并有渗血现象。病情严重者,龈乳头或龈缘出现坏死,并有口臭。
2.维生素C缺乏性龈炎
整个牙龈呈紫红色,易出血。重者,龈缘坏死,口臭明显。
3.牙龈增生
长期服用苯妥英纳的患者,可出现牙龈增生,其特征是颊、舌侧牙龈同时增生,呈结节状,质坚实,色浅淡,不易出血。
4.浆细胞性龈炎
又名牙龈浆细胞增多症或浆细胞性肉芽肿,病因不明。本病主要发生于牙龈,也可发生于口角和和舌,可出现多个牙或全口牙的牙龈鲜红、肿大,松软而脆弱,表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上皮菲薄,呈半透明状,极易出血。病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上皮不全角化,结缔组织内有密集浸润的形态正常的浆细胞呈片状集聚,也可表现为肉芽肿即有大量血管和其他炎症细胞存在。根据典型的牙龈症状以及典型的病理变化,不难鉴别。
并发症
如不治疗,牙龈炎继续发展可侵犯深部牙周组织,发展为牙周炎。
治疗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如刮除牙石,消除食物嵌塞,去除不良修复体等,对口呼吸者,应治疗原发病。有咬合异常者,可磨改牙齿或作正畸治疗。
2.药物治疗
可用1%~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袋,袋内上碘合剂或灭滴灵、螺旋霉素药膜,并用漱口剂含漱等。若有脓肿发生时,可配合抗菌药物的治疗。
3.手术治疗
经上述治疗后仍不能使牙龈恢复正常生理外形者,可做牙龈切除术。
由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牙龈肥大,应先进行系统性疾病的治疗,再配合适当的局部治疗。如白血病引起者,应先到内科诊治,不应轻率地进行牙石刮除或手术。
预防
刷牙的次数每日不宜少于两次,做到早晚刷牙,强调睡前刷牙较晨间刷牙更为重要。合理的刷牙法是竖刷法:将牙刷平置于口腔,刷毛指向牙龈,尖端轻压牙齿边缘,然后将刷毛逐渐转向牙面,沿牙齿的长轴上下用力。刷上牙时刷毛由上向下,刷下牙时刷毛由下向上,做弧形的旋转刷动。依次刷净牙齿的唇颊、舌面及咬合面,有效地清除了龈缘处的牙菌斑、软垢及牙石;同时对牙龈也起到了按摩作用,可刺激牙龈角化,维持牙齿的正常质地与外形。患者如已存在牙龈出血的症状,提倡选用药物牙膏。治疗牙龈炎的有效方法是牙齿洁治(俗称洗牙)。医务人员利用手用洁治器或超声波洁牙机清除牙龈附近牙面沉积的牙石和菌斑,同时注意磨光牙面,防止菌斑、牙石的再沉积,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当牙龈的色泽、质地转为正常,刷牙、进食不再出血,表明炎症得到了有效控制。
为了保证良好的口腔健康,预防并治疗牙龈炎,建议最好每隔半年定期去口腔科洁牙一次。
手机阅读更方便
打赏我鼓励一下
扫一扫关注我们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因而得名。 病因 1.刷牙 这是发生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楔状缺损又称为刷牙磨损。其理由是:①用力横刷的人,常有典型和严重的楔状缺损。②不发生在牙的舌面。③唇向错位的牙...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4:50:00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6 19:23:35边缘性龈炎又称慢性龈缘炎、单纯性龈炎,病损位于龈乳头和游离龈,为最常见的牙龈疾病。主要由局部刺激性因素所引起,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体等。本病发病率极高,几乎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发生。 病因 龈缘附近的牙面上长期积聚...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01:19牙齿感觉过敏症又称牙本质过敏症,或过敏性牙本质,是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齿感觉过敏症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 病因 凡能...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1:53:39口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可波及颊黏膜、舌、齿龈、上腭等处。在小儿时期较多见,尤其是婴幼儿,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引起口炎的主要有细菌、病毒及真菌。 病因 细菌感染性口炎常以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要致...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18:08根尖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如牙骨质、根尖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等的疾病。 病因 1.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来自龋病、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 根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根尖微生物...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3 20:12:24牙折是指牙齿受到急剧的机械外力作用造成的牙齿折断。多见于上前牙,常伴有牙髓和牙周组织的损伤,严重者伴有牙槽突骨折。临床上根据其折断的位置而分为:冠折、根折、冠根联合牙折。 病因 外力直接撞击是牙折的常见原因。也可因咀嚼时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17:47口腔白斑病是指仅仅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在组织病理上的变化,为癌前损害的特征-上皮异常增生。患...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1:56:53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黏膜慢性炎性疾病,是口腔黏膜的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可能与感染、精神、内分泌、系统性疾病、遗传及免疫等因素有关。 病因 1.感染因素 早期曾认为与病毒和细菌感染有关,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2.精神神经因素 患者因环境、家庭...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4:39:26舌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按其恶变倾向分为良性的白色角化症和恶变前期病变的白斑。口腔白斑的发生与烟、酒、慢性摩擦及喜吃烫、辣食物等嗜好及饮食习惯有关。白斑是一种口腔癌前病变,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者。白斑转化为癌,一般常发生于出现白斑后2~4年,但恶性转...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1:53:39粘液腺囊肿(mucocele)为口腔粘膜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分泌液潴留而形成的浅表囊肿。粘液腺囊肿为口腔粘膜常见病。主要是因轻微的外伤使唾液腺导管破裂;涎液蛋白溢入组织内所致。 其次可能是粘液腺导管被阻塞;粘液滞留使腺导管扩展而成,常发生于唇粘膜...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4:52:09舌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按其恶变倾向分为良性的白色角化症和恶变前期病变的白斑。口腔白斑的发生与烟、酒、慢性摩擦及喜吃烫、辣食物等嗜好及饮食习惯有关。白斑是一种口腔癌前病变,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者。白斑转化为癌,一般常发生于出现白斑后2~4年,但恶性转...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04:31粘液腺囊肿(mucocele)为口腔粘膜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分泌液潴留而形成的浅表囊肿。粘液腺囊肿为口腔粘膜常见病。主要是因轻微的外伤使唾液腺导管破裂;涎液蛋白溢入组织内所致。 其次可能是粘液腺导管被阻塞;粘液滞留使腺导管扩展而成,常发生于唇粘膜...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16:02黑舌又称黑毛舌、毛舌。系丝状乳头过度增生,其角化部分不脱落而形成绒毛状苔,呈黑色、青黑色或褐色故名。 病因 病因未明。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前者为发育异常,后者有人认为与真菌感染有关。此外,亦可与梅毒、消化不良伴发。吸烟后烟草分解物长期吸收或...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