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病包括湿疹糜烂型唇炎、干燥脱屑型唇炎又名单纯性唇炎或剥脱性唇炎、腺型唇炎、肉芽肿性唇炎。患病可能与精神、局部刺激、环境、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因
1.干燥脱屑型唇炎
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因素、咬唇、舔唇等有关。与光照或化学因素刺激如劣质唇膏或嗜食辛辣等有关。
2.湿疹糜烂型唇炎
可能与精神、病灶有关,多数可能与各种长期的慢性持续性刺激有关,可因高温作业或户外工作的风吹日晒所致,故有光化性唇炎之称。在摄入含卟啉多的食物、服用西药氯丙嗪、异烟肼等,或用中药当归、补骨脂等,均可使卟啉代谢紊乱,在此情况下经日光曝晒后,对卟啉、对紫外线高度过敏而诱发本病。其他如不良习惯如咬唇等也是诱发因素。
3.腺型唇炎
原因不明。可能是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所致;也可能与遗传、感染、病灶有关;其他如精神情绪变化,局部刺激、甚至吸烟等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4.肉芽肿性唇炎
多数人认为本病是一种独立病;也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迟延性超敏反应;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1.干燥脱屑型唇炎
好发于青春期男女。下唇多于上唇,也有双唇并发者。主要表现在唇红部分呈弥漫潮红,其上附有干燥糠秕样鳞屑。脱屑为其主征,唇红干燥,反复日久后可致唇组织变厚,或伴发皲裂。患者自觉局部干燥、灼热不适,因而常常舔唇。本病病程缓慢,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若并发皲裂,多见于上唇侧方,患者大张口运动时即可能引起出血、疼痛,如不限制其运动,沟裂则不易愈合。
2.湿疹糜烂型唇炎
临床上所见各种糜烂型唇炎的表现是相似的,只在组织病理学上有所鉴别,易于混淆的两种类型分述如下。
(1)光化性唇炎 主要因阳光照射过久,由其中紫外线损伤唇黏膜所致。
一般以下唇为多见,在唇红部充血、水肿的基础上,以糜烂、渗出为主要特征,一般损害范围局限于唇红部,不超越唇红缘,不蔓延至皮肤部分。糜烂区有黄色渗出液,随着炎症的减轻,渗出由多而逐渐减少,直至结痂,痂落愈合。感染的糜烂面可以化脓。患者自觉局部灼热、胀痒难忍,相应淋巴结肿大、压痛。反复发作区域可遗下色素沉着。
(2)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临床表现也是以糜烂为主,亦好发于下唇。可合并干裂、脱屑,或发生息肉、颗粒、疣状增生。还可出现白色短纹,类似盘状红斑狼疮,但病损不超越唇红缘。患者自觉局部干燥或胀痒不适,甚至感觉疼痛。
3.腺型唇炎
多见于下唇,40岁以上较为多见。常见下唇轻重不等地肿胀、外翻。由于小涎腺肥大,触诊可触及粟粒状或小结节状腺体,翻开下唇挤压时可见透明黏液溢出,呈露珠状;感染时亦可溢出脓液,此时或可查见有的腺管开口呈脐凹状小孔。患者自觉局部木胀不适,可使上下唇粘连。
4.肉芽肿性唇炎
好发于青春后期,多见为上唇肿胀变厚,初起即呈突发弥漫性肿大,颜色正常,但反复发作后,肿胀加剧,缓解时不易恢复正常,逐渐发展成为持续性肿大而成巨唇。检查时,按压时无压迹,指诊感觉肿胀组织有韧性,或似橡皮样硬度。患者自觉局部木胀、异样感,一般无疼痛。
诊断
结合病史和临床体征,通过病理检查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1.血管神经性水肿
是一种急性突发性、暂时性、局限性及无痛性的皮下或黏膜下水肿。有人认为是属一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虽然也是突然发病,但消散迅速。
2.结节病
为细胞免疫缺陷引起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患,可见唇呈暗红色肿胀,触之光滑而有韧性、不痛;颊、腭及颌骨也可受累,常侵犯肺、纵隔、附近淋巴结、肝脾等,X线检查可见肺门淋巴结阴影。
治疗
(一)干燥脱屑型唇炎
1.寻找致病因素
去除咬唇、舔唇或以手指撕揭鳞屑等不良习惯;戒除烟、酒、烫、辣等特殊嗜好;保持饮食均衡、生活规律及心情平稳。
2.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可局部涂布防晒剂,如3%氯喹软膏或5%二氧化钛软膏,室外活动时戴用遮阳帽等。
3.隔离外界刺激、保持唇部润泽
除应注意保证充足饮水外,可局部涂布蜂蜜、凡士林或甘油等。
4.抗菌、消炎
局部充血、水肿时可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等;亦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如唇炎软膏、溃疡膏、肤轻松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等。
5.物理疗法
①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在无皲裂情况下,可用10%碘化钾作离子导入疗法,在病区导入碘离子以消炎。②激光。用氦氖激光照射,散焦,光斑以病损大小为度。
6.病区黏膜下注射
对伴有深沟裂者,在病损区黏膜下注射2.5%醋酸强地松龙混悬液(可加入等量的1%普鲁卡因溶液以减少疼痛);在无菌操作下,尽可能使裂沟合拢,表面用医用胶覆盖、固定之,令患者注意减少局部运动3d,效果较好。
7.内服维生素
为促进上皮代谢正常化,可内服维生素AD、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等。
(二)湿疹糜烂型唇炎
1.局部治疗
(1)湿敷 糜烂、渗出液较多时,可用0.1%雷弗奴尔或0.02%呋喃西林进行湿敷。
(2)抗炎 局部可用醋酸强地松龙或去炎松加等量的1%普鲁卡因液作病区黏膜下注射;对渗出明显减少的糜烂面,可用抗生素制剂,如四环素或红霉素软膏涂布以消炎、抗感染;亦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如唇炎软膏等涂布。
(3)避光 晒剂有3%氯喹软膏或5%二氧化钛软膏等。或在户外工作、活动时戴遮阳帽。
2.全身治疗
(1)氯喹 内服氯喹。注意用药前作血常规检查,如白细胞总数偏低者慎用。
(2)维生素 糜烂型病损可用维生素AD及维生素C,有促进愈合作用。
(三)腺型唇炎
首先应寻找病因,注意戒除不良嗜好及一切刺激因素,保持口腔卫生。
本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对症处理,局部涂布5%金霉素氢化可的松糊剂或唇炎软膏、肤轻松软膏等;亦可注射强的松龙混悬液,或用抗生素抗炎、抗感染;口服10%碘化钾,有一定疗效,亦可用放射治疗,如32P局部贴敷。
(四)肉芽肿性唇炎
1.局部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注射 如2.5%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或2.5%去炎松溶液加等量1%普鲁卡因溶液作局部黏膜下注射,每周1次。
(2)手术切除 对久治不愈者,可考虑切除术以恢复正常形态。
(3)酌情可用32P局部贴敷。
2.全身治疗
(1)去除病灶 去除口腔病灶后给以磺胺药或抗生素治疗。
(2)酌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龙,口服,见效后减量维持,病情稳定后再递减。
手机阅读更方便
打赏我鼓励一下
扫一扫关注我们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18:37:50口气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而在西方国家,则为50%。全球约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18:37:24颌骨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的常用分类,通常可将实性造釉细胞瘤分为五种类型,即:滤泡型、丛状型、颗粒细胞型、鳞状化生型和基底细胞型。 病因 大多数认为由釉质器或牙板上皮发生而来。造釉细胞瘤...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19:21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深龋、楔状缺损等牙体硬组织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均可引发牙髓炎,成为口腔中最为多发和常见的疾病之一。 分类 1.急性牙髓炎 急性...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18:35:57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牙隐裂的裂纹常深入到牙本质结构,是牙痛的原因之一。牙结构的薄弱环节、牙尖斜面大、创伤力等是病因。 病因 1.牙结构的薄弱环节是牙隐裂发生的易感因素。这些薄弱环节不仅本身抗...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1:14:45肉芽肿性唇炎又称米舍尔肉芽肿性唇炎,本病应与牙源性感染引起的唇部肿胀、唇血管神经性水肿、克罗恩病、Ascher综合征等相鉴别。大多在青年或中年发病。可能与链球菌、分枝杆菌、单纯疱疹病毒等细菌或病毒感染,对钴、桂皮、可可等的过敏反应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5:07:39根尖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如牙骨质、根尖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等的疾病。 病因 1.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来自龋病、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 根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根尖微生物...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3 20:12:24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临床表现主要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处。本病成年人发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现。目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愈率较高。未及时接受治疗者,未经正规治疗者,疗效欠...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1:34:49病因 1.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生和加重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创伤因素 很多患者有局部创伤史。如曾受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这些因...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18:39:03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发病与精神因素 (如疲劳、焦虑、紧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某些全身疾病(糖尿病、感染、高血...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3 16:47:38开(牙合)在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恒牙期,指的是在(牙合)位及非正中(牙合)位时,上下颌部分牙齿在垂直向无(牙合)接触,称为开(牙合)畸形正中。 病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可能形成开(牙合)畸形,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佝偻病 严重的佝...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20:14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深龋、楔状缺损等牙体硬组织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均可引发牙髓炎,成为口腔中最为多发和常见的疾病之一。 分类 1.急性牙髓炎 急性...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6 19:26:58边缘性龈炎又称慢性龈缘炎、单纯性龈炎,病损位于龈乳头和游离龈,为最常见的牙龈疾病。主要由局部刺激性因素所引起,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体等。本病发病率极高,几乎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发生。 病因 龈缘附近的牙面上长期积聚...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01:19病因 舌下腺囊肿好发于舌尖腹侧小黏液腺及舌下腺,似蛤蟆气囊,俗称蛤蟆肿。其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腺体导管远端堵塞,而黏膜又持续分泌,致使近端扩张形成上皮囊肿,此被称为潴留囊肿;另一种是由于腺体破损,黏液外漏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无上皮衬里的囊肿...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3 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