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龈炎又称慢性龈缘炎、单纯性龈炎,病损位于龈乳头和游离龈,为最常见的牙龈疾病。主要由局部刺激性因素所引起,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体等。本病发病率极高,几乎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发生。
病因
龈缘附近的牙面上长期积聚的菌斑是引起慢性龈缘炎的始动因子,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均可促使菌斑积聚,引发或加重牙龈炎症。
临床表现
(一)病损部位和范围
边缘性龈炎的病损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也可波及附着龈,通常以前牙区尤其下颌前牙区最为显著。
(二)病损表现
1.牙龈色泽
正常牙龈呈粉红色,患龈缘炎时游离龈和龈乳头变为深红或暗红色,这是由于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充血、增生所致。
2.牙龈外形
患牙龈炎时,由于组织水肿,使龈缘变厚,不再紧贴牙面,龈乳头变为圆钝肥大,附着龈水肿时,点彩也可消失,表面光滑发亮。
3.质地
患牙龈炎时,由于结缔组织水肿和胶原的破坏,牙龈可变得松软脆弱,缺乏弹性。
4.龈沟深度
牙周组织健康时,龈沟深度一般不超过2mm,当牙龈有炎性肿胀或增生时,龈沟可加深达2mm以上,形成假性牙周袋。
5.探诊出血
健康的牙龈在刷牙或探测龈沟时均不引起出血。患牙龈炎时轻触即出血,探诊也出血。探诊后出血是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依据。
6.龈沟液增多
牙龈有炎症时,龈沟液渗出增多,有些患者还可有龈沟溢脓。因此,测量龈沟液量可作为判断炎症程度的指标。
7.自觉症状
边缘性龈炎时,患者常因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或者在咬过的食物上有血渍。但慢性龈缘炎一般无自发性出血,这可与血液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鉴别。有些患者偶而感到牙龈局部痒、胀等不适,并有口臭等。
检查
检查可见有牙石附着于牙颈部。牙龈颜色由淡红色变为深红色。牙龈质地松软并可有轻度肿胀,致使牙龈边缘变厚,龈乳头变圆钝。探诊时牙龈易出血。
鉴别诊断
边缘性龈炎需要与牙周炎鉴别,主要的鉴别要点为是否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牙龈炎时龈沟可加深超过2mm,但结合上皮附着的位置仍位于釉牙骨质界处。而患牙周炎时,可形成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X线片(尤其合翼片)有助于判断早期牙槽骨吸收。牙周炎早期可见牙槽嵴顶高度降低,硬板消失,而牙龈炎的骨高度正常。
并发症
1.心脏病
研究发现,牙龈炎病人患心脏病比率要比普通人高出3倍,其原因是某些细菌或代谢产物可以通过牙龈进入血液,进而影响肝脏,使其产生一种能够阻塞动脉的蛋白,造成动脉栓塞。科学家已经在脂肪状动脉栓塞中发现了一种口腔细菌,一些牙病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心血管病,医生都在治疗口腔疾病前让病人服用抗生素,防止口腔手术中大量微生物进入血液,引发细菌性心内膜炎。
2.中风
有严重牙龈炎病人患中风的机会是其他人群的两倍。由于口腔细菌可以导致颈动脉的脂肪栓塞,如果这种脂肪块上游到大脑中,阻塞灰白质中的血管,就会引发中风。
3.糖尿病
当糖尿病病人受到细菌侵袭时,胰岛素就不能有效地工作,就会提高血糖的含量。患有严重牙龈炎的人很难控制血糖含量。
4.胃溃疡
导致胃溃疡的细菌可寄居在菌斑上,由此推断口腔卫生与胃溃疡之间的关系。
5.肺炎
寄居在口腔中的细菌,当人们某段时间免疫力低下时,这些细菌就会趁虚而入,可能引发细菌性肺炎。
治疗
1.去除病因
由于边缘性龈炎无深层牙周组织破坏,清除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能有效地治疗边缘性龈炎,建议定期实施牙龈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等刺激因素。
2.药物治疗
如果炎症较重,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常用1%~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碘制剂沟内上药,必要时可用抗菌类漱口剂含漱,如氯已定。
3.疗效的维护
治疗开始后,应及时教会患者控制菌斑的方法,应持之以恒保持口腔卫生,并定期(6~12个月)进行复查和洁治,才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预防
关键是要做到坚持每天彻底清除菌斑,口腔医务人员要广泛开展口腔卫生教育,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合理使用牙签、牙线等。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以控制菌斑和牙石的形成。这些对预防边缘性龈炎的复发也极为重要。边缘性龈炎是可逆性病变,预后良好。
手机阅读更方便
打赏我鼓励一下
扫一扫关注我们
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发育畸形所形成的良性肿瘤,按其临床表现及组织特征分为三种类型:毛细管型、海绵型和囊肿型。常为先天性,多见于婴幼儿及青少年,好发于皮肤、皮下及黏膜,最常见于舌、唇、颊、口腔黏膜及颈部、颌下区。手术治疗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病因 ...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14:06口腔白斑病是指仅仅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在组织病理上的变化,为癌前损害的特征—上皮异常增生。患...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1:17:26临床表现 1.下牙龈多于上牙龈,生长较慢,多表现为溃疡型。 2.向牙槽突及颌骨浸润破坏骨质可引起牙松动和疼痛。 3.向后发展到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困难。 4.可向颈部淋巴结转移,下颌牙龈癌多转移到患侧颌下及颏下淋巴结,然后转移到颈...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3 16:48:25舌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按其恶变倾向分为良性的白色角化症和恶变前期病变的白斑。口腔白斑的发生与烟、酒、慢性摩擦及喜吃烫、辣食物等嗜好及饮食习惯有关。白斑是一种口腔癌前病变,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者。白斑转化为癌,一般常发生于出现白斑后2~4年,但恶性转...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04:31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18:37:50创伤性口炎是由机械性、化学性、物理性等因素造成口腔黏膜损伤所致的非特异性急、慢性炎症。 病因 1.化学因素 常见的化学物质为具有腐蚀性的强酸、强碱,口腔治疗用药酚、硝酸银、***************等接触了口腔黏膜。临床上多见于误入口腔...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4:44:13氟斑牙又叫斑釉,与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有关。严重影响健康、美观,对患者造成了心理上的负担和伤害。氟本身对牙齿具有双重作用。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产生氟斑牙,过低则形成龋齿,当饮水含氟量为1ppm时,既有防龋作用,又不致形成氟斑牙。 病因 饮用水中氟...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1:39:26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目前多认为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其主要病因。因此,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拔牙前后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病因 干槽症是拔牙创的急性感染。...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1:13:29颞下颌关节脱位(TMJ)是指大张口时,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正常的位置。根据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方脱位、后方脱位、上方脱位、内侧脱位与外侧脱位。根据脱位的性质分为急性前脱位、复发性和陈旧性脱位前脱位关节盘-髁突复...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02:05根尖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如牙骨质、根尖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等的疾病。 病因 1.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来自龋病、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 根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根尖微生物...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18:39:59腮腺恶性肿瘤多来源于腮腺腺体或腺管上皮细胞,以黏液表皮样癌、恶性混合瘤、腺样囊性癌和腺癌常见,占80%~90%。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颇似良性肿瘤,可良性肿瘤仅根据其临床表现也难于确认其组织病理类型。 临床表现 1.黏液表皮样癌 黏液表皮样...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02:19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因而得名。 病因 1.刷牙 这是发生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楔状缺损又称为刷牙磨损。其理由是:①用力横刷的人,常有典型和严重的楔状缺损。②不发生在牙的舌面。③唇向错位的牙...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15:10釉质发育不全是牙釉质形成不全或形成缺陷,是牙齿结构发育异常的一种疾病。釉质发育不全可以分为遗传型和环境因素导致的釉质发育不全。其中遗传型釉质发育不全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导致釉质发育不全的外环境因素包括宿主营养缺乏,尤其以维生素 A、C、D影响最大...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4:55:49青少年牙周炎是指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牙周炎。病情发展较快。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局部因素主要为特异性细菌的感染。全身因素主要是机体防御能力缺陷,特别是患者周围血的中性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功能的异常。若同时存在其他的局部因素,则可加重病情的发展...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4: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