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白斑病是指发生于口腔或外阴等处黏膜的白色角化性疾病。口腔黏膜白斑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外阴黏膜白斑病多见于闭经后的妇女。临床以病损部的点状、片状或条状灰白或乳白的角化性斑片为特征,具有恶变为鳞状细胞癌的倾向。据估计其恶变率极低,最高不过4%~6%。临床宜采用局部与全身的综合治疗方法,癌变者应及早手术切除。
病因
尚不完全明确,与某些全身性因素,如糖尿病、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有关。局部因素也很重要。发生在口腔黏膜的白斑以男性为多见,认为与大量吸烟、念珠菌感染有关,或与牙齿位置不正、假牙、病牙刺激有关。女阴白斑多见于更年期妇女,与内分泌的改变,阴道分泌物的长期刺激有关。
临床表现
1.口腔黏膜白斑
(1)好发人群及部位 以中老年男性多见,好发于颊部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唇、前庭沟、腭、牙龈也有发生。
(2)症状 口腔黏膜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黏膜改变,表面粗糙,质地柔软,周围黏膜较正常。可分为均质性与非均质型两大类;前者如斑块状、皱纹纸状;而颗粒状、疣状及溃疡状等属于后者。患者自觉局部粗糙、木涩,较周围黏膜硬。发生在舌部时可有味觉减退。伴有溃疡时可出现刺激痛、自发痛。
2.女阴白斑
(1)好发人群及部位 皮损好发于小阴唇、阴蒂、大阴唇内侧、阴道口及阴道前庭等处黏膜部不累及大阴唇外侧及肛周。小阴唇不萎缩黏膜外皮肤不累及。
(2)症状 皮损为白色或灰白、灰蓝、紫红色的角化性斑片。单发或多发损害特征与口腔黏膜白斑基本相似多数患者伴局部瘙痒。因搔抓可继发湿疹样变、苔藓化、皲裂、溃疡,可引起外阴狭窄。
一般认为此病属癌前期病变,长期不愈的患者少数可发生癌变。极少数男性也可发生黏膜白斑,主要发生在龟头黏膜,可累及包皮内侧。
检查
1.皮肤检查
点状、片状或条状灰白或乳白的角化性斑片,境界清楚,肥厚浸润。皮损表面早期可有乳白色光泽,呈网状改变,有时可形成白色膜,黏着较牢,强行剥去可出血。
2.组织病理变化
表皮有角化过度,角质突出于表面(常类似毛状),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且在角化不全下方的棘层上部有体积大、淡染、核固缩的气球状细胞,真皮很少有炎症现象。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发生年龄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诊断。
治疗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戒烟,改善口腔卫生,治疗病牙,少吃过冷过热的食物,会阴保持清洁,治疗其他阴道疾患。
1.全身治疗
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E、维A酸(维甲酸)等。
2.局部药物治疗
(1)皮损处 可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如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2)女阴发生萎缩性改变可用性激素软膏,如己烯雌酚软膏、苯甲雌二醇软膏。男性可用2%丙酸睾酮油膏。
(3)感染时 应用抗生素软膏如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4)角化增生性 局部可用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软膏或维A酸软膏或维生素A软膏。
(5)外阴瘙痒 明显的给予苯唑卡因霜剂,1%咪康唑霜剂。
3.其他治疗
用冷冻、激光、浅X线等。如果去除刺激因素后2周白色损害仍未消退,则应切除病变组织,并作组织学检查。如为原位癌或浸润癌,则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
4.手术治疗
癌变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力争彻底,切缘至少距病变外0.5厘米。术后每3~6个月定期复诊。大面积的白斑可在切除后行游离皮片移植,覆盖创面。
手机阅读更方便
打赏我鼓励一下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深龋、楔状缺损等牙体硬组织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均可引发牙髓炎,成为口腔中最为多发和常见的疾病之一。 分类 1.急性牙髓炎 急性...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3 16:32:57新生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病。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表面、肠道、阴道寄生,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免疫受抑制时则可致病,如广泛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先天性或获得性...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06:33肉芽肿性唇炎又称米舍尔肉芽肿性唇炎,本病应与牙源性感染引起的唇部肿胀、唇血管神经性水肿、克罗恩病、Ascher综合征等相鉴别。大多在青年或中年发病。可能与链球菌、分枝杆菌、单纯疱疹病毒等细菌或病毒感染,对钴、桂皮、可可等的过敏反应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5:07:39腮腺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黏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腮腺混合瘤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来源于腮腺上皮。肿瘤内除上皮成分外,还常有黏液、软骨样组织等。混合瘤好发于腮腺,其次为腭腺及颌下腺。腮腺混合瘤多见于...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3 20:11:23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发病与精神因素 (如疲劳、焦虑、紧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某些全身疾病(糖尿病、感染、高血...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3 16:47:38慢性化脓性腮腺炎(chronic recurrent parotitis)或称慢性化脓性腮腺炎,临床常见。成年人及儿童发生者其转归有显著不同。 病理原因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原因不很清楚,一般均认为唾液分泌减少及淤滞是重要的因素。严重的急性腮腺...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4:24:45口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可波及颊黏膜、舌、齿龈、上腭等处。在小儿时期较多见,尤其是婴幼儿,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引起口炎的主要有细菌、病毒及真菌。 病因 细菌感染性口炎常以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要致...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18:08病因 舌下腺囊肿好发于舌尖腹侧小黏液腺及舌下腺,似蛤蟆气囊,俗称蛤蟆肿。其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腺体导管远端堵塞,而黏膜又持续分泌,致使近端扩张形成上皮囊肿,此被称为潴留囊肿;另一种是由于腺体破损,黏液外漏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无上皮衬里的囊肿...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13 20:10:26口腔白斑病是指仅仅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在组织病理上的变化,为癌前损害的特征-上皮异常增生。患...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1:16:00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临床表现主要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处。本病成年人发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现。目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愈率较高。未及时接受治疗者,未经正规治疗者,疗效欠...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1:34:49口腔白斑病是指仅仅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在组织病理上的变化,为癌前损害的特征-上皮异常增生。患...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1:56:53颌骨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的常用分类,通常可将实性造釉细胞瘤分为五种类型,即:滤泡型、丛状型、颗粒细胞型、鳞状化生型和基底细胞型。 病因 大多数认为由釉质器或牙板上皮发生而来。造釉细胞瘤...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1-28 15:09:02唇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人是单纯疱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此病毒存在于病人、恢复者或者是健康带菌者的水疱疱液、唾液及粪便中,传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亦可通过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间接传染。 病因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单...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1:54:42黑舌又称黑毛舌、毛舌。系丝状乳头过度增生,其角化部分不脱落而形成绒毛状苔,呈黑色、青黑色或褐色故名。 病因 病因未明。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前者为发育异常,后者有人认为与真菌感染有关。此外,亦可与梅毒、消化不良伴发。吸烟后烟草分解物长期吸收或...
疾病百科|互联网收集|2020-12-01 22:18:31